利刃/东风破
在世界各国的军队中,有一种看似用途不大,却事关官兵的生命安全和保障的重要装备,这就是医疗车(船、飞机)。
野战医疗救护,是与战争史、装备发展史伴随相生的,其最早可以追溯到人类历史的远古时期。但让战地救护成为科学化、系统化,让野战医疗救护真正融入军事战争行为一部分的,还是一位著名的女性—南丁格尔。
当年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南丁格尔指出,大多数战士都不是在战场上牺牲的,而是在恶劣的救护环境下死亡的。因此英国人第一个在战医院,极大地提高了负伤战士的康复率。医院的开设并不能完全解决负伤士兵的大问题,很多士兵由于得不到快速的救治,依然还是会在后送的路上死去,这就导致了在二战及二战以后,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类野战医疗设备和伤员后送装备层出不穷。
在美国著名的二战影片《兄弟连》中,就专门有一集是描写了战地医生尤金的故事,面对德国榴弹炮不断的袭扰,美军伤员的后送也全靠着威利斯吉普灵活又强壮的身躯,才保持了较为完整的战斗力。当年虽然也有专用的医疗车,但毕竟装备数量少,部署和使用也不方便,因此大多数的时候,美军还是习惯于让威利斯吉普去干这些事情。
二战以后,世界各国对于野战医疗特别是医疗后送装备有了更多的认识。突出的表现在将医疗后送装备装甲化、快速化、专业化。
这其中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将很多装甲人员输送车改装成了医疗后送车,甚至有些车辆在一开始设计时,就考虑到医疗后送需求,在车族化设计上就预留了空间。例如美军在著名的悍马车族、M车族服役后,均对其进行了大量的改装改造,以适应医疗后送的需求。后来设计的斯崔克装甲车族和德国的“拳师犬”轮式装甲车族,都有专用的医疗后送型号。在其内部空间专门布置有多层放担架的空间,以满足最大限度的将伤员后送。还有随车护理医师和护士的专用乘坐座椅,甚至还有专门的输液瓶挂钩等等。专业化设备的出现,也就意味着可以更高效率、更加安全的医院进行彻底治疗。当然,野战救护车和医疗后送车并非陆军唯一执行此类任务的车辆,像野战净水车、防化洗消车等等同样是野战防护必备的装备。
除了像装甲车辆,在瞬息万变的病情面前,更加快速化的后送也成为了目前很多军队的共识,在野战战场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医疗后送直升机的身影。相比于普通的运输直升机,医疗后送直升机针对其任务特点,更加强化了其专业能力。例如美军的UH-60Q“救援鹰”,就为了执行医疗后送和搜救任务,专门加装了搜救设备,在直升机内部安装了专用的担架设备,以及为了增加航程,在短翼两侧安装了副油箱设备。
当然,野战救护对于海军来说,规模可谓更大,尤其是两栖登陆作战中,背水攻坚的伤亡在任何作战行动中,都是最危险的,因此海军在野战救护上就尤为重视医疗后送。这突出表现在医院船上,例如美军专门用5万吨的油轮改造了2艘“仁慈”级医院船。这还是平常时期,美军在二战时期更是将多艘货医院船。
因此综合来说,现代化的战争已经呼吁海陆空军都无比重视野战救护和医疗后送,这不仅关乎到战时能够快速恢复战斗力,更关乎到平时执行非战争任务的能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