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春季心脏康复学习班上,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教授在培训中谈到国内心脏康复现状时表示:现在的医疗模式对人的服务还不如汽车,汽车还有4S店,而我们的病人做完支架、做完搭桥出院后就没有人管了。
中国心血管疾病形式严峻
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在快速增长,目前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只有针对疾病的治疗,没有康复和二级预防的完整体系。胡大一教授形象地将这种现状比作汶川地震时的堰塞湖,一方面患者在快速增加,带病生存的人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却没有康复机构来疏导这些人,让他们得到良好的管理。
为什么发病率会增加这么快?胡大一教授表示,首先是危险因素控制很差,一级预防高血压控制率至今不到10%,吸烟率多年来没有明显下降,随着人口快速老龄化,老龄化人群是带病生存的最主要人群,最常见的疾病就是心血管病,到年,我国将有2亿4千万人超过65岁。另外得心肌梗死、冠心病的患者明显有年轻化趋势,这些人本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现在三四十岁就变成了带病生存的人。
此外,由于心脏康复缺乏医保付费支持,开展这项工作的单位都是凭着社会责任感和热情去做,导致心脏康复二级预防基本缺失,患者出院后得不到指导管理,患者用药依从性差,其中98%的患者停掉了最重要的他汀类药物,别的药物停药率也非常高,连老百姓最认可的阿司匹林居然也有很多人停掉了,造成患者反复住院,极大增加了医疗和健康成本。
胡大一教授说:“所以我这些年一直提倡、发动做心脏康复,汽车还定期维护,4S店的售后服务做的非常好,而现在咱们的患者做完支架、搭桥,病人拿着出院诊断和出院单想去哪去哪,医院就不再管了,直到疾病复发再回来,对人的服务还不如汽车呢。”
五个处方
胡大一的在心脏康复方面强调五个处方:运动处方、药物处方、营养处方、心理处方和戒烟处方,做到以患者为中心,以团队为基础的对患者全面的关爱服务和全程随访。
运动处方。在18和19世纪,那个年代没有今天这么多的药物,也没有支架和搭桥手术。整整两个世纪的时间,医生用运动方式来治疗冠心病。但一直到胡大一教授读大学的时候,对于急性心肌梗死这样的危急重症,常规上都要求卧床,严格限制活动,真正的突破是在上世纪60年代,西方专家通过观察研究发现完全静卧对患者疾病恢复并不好,相反通过早期适当的活动,可以加快患者健康恢复。胡大一教授认为从静到动是心脏康复的第一次革命,是心脏康复的历史性进步,因此他认为心脏康复还是一个比较新兴学科,迄今只有半个世纪的历史。
运动处方是传统康复中最核心的部分,通过对患者的评估,医生为患者开出个体化的运动处方,既有效又安全。但胡大一教授强调,心脏康复的从业人员一定要走出把心中康复理解为就是运动的误区,康复团队一定要特别注意药物处方,如果患者用不好药物,让他运动既不安全效果也差,药物处方是心脏康复的基础。
药物处方第一要确定药物,第二要主动跟患者互动,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其中最重要的任务是提高患者对药物的依从性,不要随便停药。胡大一教授表示:“有些药物因为有副反应,很多大夫不敢开,但如果有了康复团队进行指导跟踪,不良反应及时反馈,就能有效规避。”
对于肥胖患者、心衰患者、高血压患者、甚至是老年的营养不良患者,肯定要区别对待,开出个体的营养处方。胡大一认为全世界很多康复团队都不重视心理处方,他一直提倡“双心服务”,即心脏和心理都要重视,心理处方一定要开,心理处方一定要注意患者睡眠管理,患者一旦出现焦虑情绪就会失眠,长期失眠会导致头晕、心慌、气短等症状,从而加重躯体症状,因此睡眠管理一定要和“双心”治疗一起做。
最后是戒烟限酒。通过这五个处方,走向以患者为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