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医疗车辆 >> 医疗车辆类型 >> 正文 >> 正文

一辆救护车的前世今生是一百多年间中国

来源:医疗车辆 时间:2023/3/14
中科公益爱心 http://m.39.net/pf/a_6213643.html

首席记者俞茜茜通讯员方序郑芬芳童小仙朱俊俊孙敏慧

说到救护车,很多人都不陌生。无论是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影视剧里,大家都见到过救护车风驰电掣抢救患者的场景。

但你见过一百多年前的救护车长什么样吗?

在浙江大医院的档案馆里,存着一组关于“救护车”的老照片,从一百多年前到近现代,每个时期的救护车模样都不一样,每张照片的背后都有着一段传奇的经历。这组浙二救护车的“前世今生”,也是一百多年间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历史缩影。

在浙大二院的院史馆里,刻画着一医院总院(浙大二院前身)外景图。

图中左下角,一名患者躺在类似于“轿子”的“第一代救护车”上,被医院就诊。

在19世纪末的中国,当时还没有汽车,人们靠着脚力、人力轿子、马车和牛车行走。

浙二的第一代救护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用竹子或者藤编制的筐,大小刚好可以坐得下一个人,为了舒适,还设有靠背,方便人半躺,前后两个人抬着,类似于轿子。

病人出院的时候,因为身体虚弱,不方便下地行走。医院就安排护工,使用“救护车”将病人安全送至家中,好生安置。第一代“救护车”虽然做工并不精致,质量也非上乘,但它凝结了广济“显仁”的精神内核,对病人无微不至的照护,小小的筐中装满的是沉甸甸的广济对患者的爱。

在“第一代救护车”照片的一侧,还有一张有趣的图。图中的老者是广济老院长梅滕更,他手持马鞭,在回忆录《DR.MAININHANGCHOW》中写道,他遇到休息时,时常驾着小驴车,深入乡下贫苦百姓家里头,医院看病的病人,驱走病魔,带来温暖。

进入20世纪,随着汽车进入中国,医院的救护车也发展到机械时代,如同平时我们在电视中看到的皮卡车般,那时的救护车已初具雏形。

图中标注着“医院”四个字的救护车,这是牛惠生医生在弥留之际,将上海医院无偿捐赠给医院,其中就包含这辆当时可谓是先进的救护车。

牛惠生,我国现代骨科学的先驱,在20世纪20年代受邀加入医院,是第一名骨科专业医生。在北伐时期,医院被强占,牛惠生不得不迁至上海,创办上海医院。年,在牛惠生弥留之际,将医院全部无偿捐赠给广济,设立了广济西湖儿童医院,这是他对广济的不舍之情。

正如牛惠生所希望的,后来的浙大二院成立了省内第一个骨科学专业;完成了国内首例断肢移位再植术;开展国内首例肿瘤骨高温灭活再植重建手术……如点点繁星,熠熠生辉。

这张泛黄的照片,则是一辆停在医院边上的救护车。透过苏达立(-年医院院长)的日记——《医院到集中营》,我们可以想象,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广济人驾驶着救护车,冒着枪林弹雨,在不同战场上,救治为民族而战斗的勇士们;他们开着救护车,突破重重封锁线,将救护物资运送到难民营。

医院在中国最动荡的岁月中,坚持广济精神,为伤员和杭州百姓开辟了一条生命通道,这段历史值得我们永久纪念。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新中国成立,医院华丽转身为浙大二院,其名虽易,仁心不渝。年自成立起,浙二“医院”每年都要前往贫困老区为贫困患者进行义诊与免费复明手术。20多年来,先后走遍30多个偏远、贫困市县或乡镇,累计行程40多万公里,义诊3万余人次,免费为贫困患者施行复明手术余例。

年,浙二眼科中心与北京“韩红爱心慈善基金会”共同发起了大型“边疆系列公益行”活动,使“医院”的行程延伸到雪域高原和大漠边关,8年来,共为边疆少数民族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多例。

解放路上车水马龙,急诊门前,永远是停不完的救护车,你方唱罢我登场,救护车在急诊门前永远不会缺席。

年,全国首批急诊医学科成立,年,全国首个急诊ICU落户,同时急诊科还承办中国急诊医学领域最权威的杂志——《中华急诊医学杂志》和主办国内唯一的急诊医学国际刊物——《WorldJournalofEmergencyMedicine》,在年11月10日公布的复旦排行榜急诊医学科专科排行全国第四。

对于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随着时代发展,“空中”的优势日益凸显,它就如同一个空中ICU,为患者提供快速、精准的急救。

早在年,浙大二院首次试飞急救直升机获得成功,在省内率先建立了“空中”救治体系,是浙江省首个获得“直升机通行证”的医院,有了当时国内最为规范的航空急救系统;年,浙大二院首次直升机空中急救,成功转运并救治一位来自舟山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这也是浙江省首次启用“空中”抢救病人;年8月,浙大二院连同全国14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国医院联盟,组建起浙大二院飞行医疗队;开创国内首次直升机、民航联运千里“送器官”的先河,完成了世界首次直升机医疗天地数据同传救援;完成华东首例ECMO直升机转运……

浙大二院空中急救常态化开展,开拓了医疗救援的新领域。到目前为止,已累计飞行余次,救援数量、服务范围及救援难度全国领先。

随着5G时代的来临,浙大二院也紧跟时代步伐,成为“智慧医疗”的弄潮儿,开启了科幻的“5G救护时代”。

年2月,浙大二院与浙江移动联合打造全国首个“5G远程绿色急救通道”:通过立体急救网络的智能监测和AI技术,识别突发病情,调配急救资源;救护车将患者生命体医院,院内团队实时监测和指导,提前做好抢救准备;超声科医生在院内操控B超操纵杆,远程医院的B超机械臂,实现远程诊断。

年4月,浙大二院5G智慧急救项目在全国完成首次5G网络环境下的道路实战演练,位于滨江院区的5G智慧急救指挥平台,集远程超声机器人、大数据平台、实时全景VR、高清视频通话、网联无人机等多个子系统为一体,专家可通过VR眼镜观看救护车内度视野,身临其境指导急救。

(责任编辑:张洋HN)

来源:都市快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