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总则
1.1目的
1.2编制依据
1.3适用范围
二、工程概况
三、应急预案的方针和原则
四、应急策划
4.1应急预案工作流程
4.2重大事故(危险)发展过程及分析
五、指挥机构的设置和职责
六、应急响应
6.1应急预案工作流程图
6.2报告
6.3行动
6.4对应急预案的有效性进行评审、修订
6.5事故现场协助
6.6应急响应处置措施
6.7应急路线图
七、预防措施及应急措施
7.1预防措施
7.2应急保障
八、善后处理
九、保障措施
十、培训与演练
十一、附则
十二、记录
一、总则
1.1目的
为了防止和减少本工程项目部大型机械施工中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及进一步好转以及总结安全生产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明确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大问题和工作重点,提出预防事故的思路和办法,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救援措施,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1)XX#楼及其地下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安全生产法》第三十条、第六十八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4)《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第七条、第三十一条;
(5)《建筑塔吊安全操作技术规程》;
(6)《施工电梯安全操作技术规程》
(7)《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条例》;
(8)《安全许可证条例》;;
(10)现场踏勘所掌握的施工场地环境资料;
(11)项目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配置;
(12)《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l);
(14)《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AQ/T—)。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XX楼及其地下室工程大型机械(塔吊、施工电梯)使用过程中的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
二、工程概况
2.2工程水文地质条件
2.2.1地质构造
泉州地处于“闽东燕山断坳带”东侧与闽东沿海变质带相接触的中部,构造运动活动期主要发生在造山运动Ⅱ期的燕山期,泉州岛及周围构造格局定型于燕山晚期,为相对稳定地块,拟建场地范围及其周边边缘无活动断裂带通过,场地属稳定性较好的地块。
1.5.2岩土层特征及其分布
拟建场区位于新华夏构造体系的长乐-南澳断裂带的第二带之上(图4.1),由一系列呈NE走向且多期次的断裂破碎带、变质带、岩体、脉岩侵入带等构成。在第四纪主要表现为差异性断块升降运动的特征,自晚更新世以来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从第四纪构造运动、地震活动及现代地壳垂直变形等综合分析区域地壳稳定性,总体来看可以认为本区域构造属相对稳定阶段。拟建场地位于新华夏构造的长乐-南澳断裂带内,受其影响,区内挤压破碎带发育明显,构造发育,多以风化槽及裂隙带出现,根据钻探结果及区域地质资料,区内构造走向北北西15~25°,带内及两侧岩体结构破碎,片理化发育,岩石挤压强烈,节理裂隙面多以高倾角形式分布。带内断裂分布局部较集中。
总体评价,拟建工程场地所处的近场区范围无活动断裂通过,场地稳定性相对较好。
图4.1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图2.5.2岩土层特征及其分布
2.5.3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
本场地的地下水主要为上层滞水、孔隙承压水、基岩风化带中孔隙-裂隙水。
a.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①层杂填土中,为弱~中等透水性土层,富水量变化较大,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并通过蒸发和地表径流的方式排泄,其勘察期间水量较小。
b.孔隙承压水:主要赋存于②-2层中砂中,赋水性较好、透水性均较强,属强透水层,主要受含水层的侧向径流补给。
c.孔隙-裂隙水:主要赋存于下部残积土和花岗岩风化带的孔隙、裂隙中,大部分位置为孔隙-裂隙微承压水,上述含水层中③层残积砂质粘性土、④层全风化花岗岩和⑤-1层砂土状强风化花岗岩总体属弱透水层,水量不大;⑤-2层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和⑥层中风化花岗岩主要受裂隙特征控制,具明显各向异性,从揭示情况看,总体属弱透水层,水量不大,但不排除存在张性裂隙带和水量丰富的可能性。上述含水层可视为统一水体,其地下水主要受周围含水层的侧向迳流补给及大气降水的补给。
a和b两层含水层之间存在相对隔水层(②层粉质粘土或②-1层淤泥质土),水力联系相对较弱;b和c两层含水层水力联系密切,为统一水体,为本场地主要含水层。各主要含水层受周围含水层的侧向迳流补给及大气降水的补给,并通过蒸发及侧向径流的方式进行。
三、应急预案的方针和原则
为更好地适应法律和经济活动的要求:给企业员工的工作和施工场区周围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环境,保证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指导应急行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防止因应急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帮助实现应急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保护人员安全优先、保护环境优先”的方针,贯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持续改进”的原则。
四、应急策划
4.1应急预案工作流程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及施工工艺的实际情况,认真的组织了对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特制定本项目发生紧急情况或事故的应急措施,开展应急知识教育和应急演练,提高现场操作人员应急能力,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和不良环境影响。
4.2重大事故(危险)发展过程及分析
4.2.1塔吊
(1)塔吊作业中突然安全限位装置失控,发生撞击护栏及相邻塔吊或坠物,或违反安全规程操作,造成重大事故(如倾倒、断臂);
(2)自然灾害(如雷电、地震强风、强降雨等)对设施的严重损坏;
(3)塔吊安装和拆除过程中发生的人员伤亡事故;
(4)运行中的电气设备故障或线路发生严重漏电。
4.2.2施工电梯
(1)施工电梯在作业中突然安全装置失控,或违反安全规程操作,造成安全事故(如倾斜、高处坠落);
(2)基坑边坡在外力荷载作用下滑坡倒塌;
(3)搭、拆作业发生人员高处坠落伤亡事故;
(4)施工操作失误或失灵;
(5)自然灾害(如雷电、沙尘暴、地震强风、强降雨、暴风雪等)对设施的严重损坏;
(6)运行中的电气设备故障或线路发生严重漏电。
4.3危险源可能造成的伤害
(1)高处坠落
(2)物体打击
(3)机械伤害
(4)触电
4.4突发事件风险分析和预防
为确保正常施工,预防突发事件以及某些预想不到的、不可抗拒的事件发生,事前有充足的技术措施准备、抢险物资的储备,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国家财产和经济损失,必须进行风险分析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4.4.1突发事件、紧急情况及风险分析
在辩识、分析评价施工中危险因素和风险的基础上,确定重大危险因素是塔吊倾覆、物体打击、高处坠落、触电、火灾等。在工地已采取机电管理、安全管理各种防范措施的基础上,还需要制定塔吊倾覆的应急方案,具体如下:假设塔吊基础坍塌时可能倾翻;假设塔吊的力矩限位失灵,防倾翻装置失灵,塔吊司机违章作业严重超载吊装,可能造成塔吊倾翻。
4.4.2突发事件及风险预防措施
从以上风险情况的分析看,如果不采取相应有效的预防措施,不仅给工程施工造成很大影响,而且将对施工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
4.4.3塔式起重机安装、拆除及运行的安全技术要求:
(1)塔式起重机的基础,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使用说明书进行。塔式起重机安装前,应对基础进行检验,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塔式起重机的安装。
(2)安装及拆卸作业前,必须认真研究作业方案,严格按照架设程序分工负责,统一指挥。
(3)安装塔式起重机必须保证安装过程中各种状态下的稳定性,必须使用专用螺栓,不得随意代用。
(4)塔式起重机附墙杆件的布置和间隔,应符合说明书的规定。当塔身与建筑物水平距离大于说明书规定时,应验算附着杆的稳定性,或重新设计、制作,并经技术部门确认,主管部门验收。在塔式起重机未拆卸至允许悬臂高度前,严禁拆卸附墙杆件。
(5)塔式起重机必须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及说明书规定,安装起重力矩限制器、起重量限制器、幅度限制器、起升高度限制器、回转限制器、防倾翻等安全装置。
(6)塔式起重机操作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塔式起重机作业前,应检查金属结构、连接螺栓及钢丝绳磨损情况;送电前,各控制器手柄应在零位,空载运转,试验各机构及安全装置并确认正常。
②塔式起重机作业时严禁超载、斜拉和起吊埋在地下等不明重量的物件;
③吊运散装物件时,应制作专用吊笼或容器,并应保障在吊运过程中物料不会脱落。吊笼或容器在使用前应按允许承载能力的两倍荷载进行试验,使用中应定期进行检查;
④吊运多根钢管、钢筋等细长材料时,必须确认吊索绑扎牢靠,防止吊运中吊索滑移物料散落;
⑤两台及两台以上塔式起重机之间的任何部位(包括吊物)的距离不应小于2m。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调整相临塔式起重机的工作高度、加设行程限位、回转限位装置等措施,并制定交叉作业的操作规程;
⑥沿塔身垂直悬挂的电缆,应使用不被电缆自重拉伤和磨损的可靠装置悬挂;
⑦作业完毕,起重臂应转到顺风方向,并应松开回转制动器,起重小车及平衡重应置于非工作状态。
(7)为防止事故发生,塔吊必须由具备资质的专业队伍安装和拆除,塔吊司机必须持证上岗,安装完毕后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检测中心或建管局安监站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8)塔吊司机操作时,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不准违章作业,严格执行“十不吊”,操作前必须有安全技术交底记录,并履行签字手续。
(9)塔吊安装、顶升、拆除必须先编制施工方案,经项目总工审批后遵照执行。
(10)塔吊安装完成后,必须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检测中心或建管局塔机检测中心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4.4.4施工电梯安装、拆除及运行的安全技术要求:
(1)拆除施工中的安全措施:
1)安装作业10m范围内应设置警戒和危险标志,禁止行人通过;
2)参加安装作业人员和指挥人员,必须持特殊工种作业证上岗,每天早上应量血压,身体不适高处作业人员不准登高作业;
3)登高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穿安全鞋,系安全带,配工具袋;
4)遇有五级大风及其以上或大雨、雷雨或台风,必须停止高处作业;
5)安装前应先检查设备、配件是否符合质量要求,设备存在虚焊或焊缝脱焊、裂缝、变形等情况时,不准使用。
(2)拆除施工中的安全措施:
1)应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做好安全、文明生产。严格遵守施工现场六大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进入现场必须带好安全帽,严禁酒后作业;
2)登高必须正确系好安全带,站人跳板使用前应严格检查,要有一定的刚度,铺设要平稳。
3)严禁高空抛物,不允许将拆除的零件向下丢抛;
4)作业时应注意力集中,相关人员互相照应,拆除现场应当由1人统一指挥,作业区应设明显警示标志,严禁无关人员进入;
5)当风速超10m/s和下雨天一般不宜拆除作业;
6)拆除工作前,应召开安全、技术交底会议,做到人员职责明确。
(3)施工电梯安全使用与保养技术措施:
应配备专门的操作人员,操作人员在使用本升降机之前必须经过必要的技术和安全培训并取得上岗证,熟悉和掌握本施工电梯的主要性能和各零部件的功能及基本操作技能,并重视下列基本要求,以确保操作使用的安全有效。
1)开机运行前必须检查确认本机各零部件及其功能的齐全、完整;
2)正式施工运行前,应空载试运行,无异常后方可正常施工;
3)严禁超载作业;
4)施工电梯必须由专业司机操作,任何人不得违章指挥司机进行违章作业;
5)闭合主电源前或作业中突然断电时,应将所有开关扳回零位,在重新恢复作业前,应在确认提升机动作正常后方可继续使用;
6)发现安全装置、通迅装置失灵时,应立即停机修复,作业中不得随意使用极限限位装置;
7)使用中要经常检查设备的工作情况。发现磨损严重,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更换;
8)施工电梯司机按《施工电梯使用说明书》的有关规定,对是哦杠杆电梯各润滑部位,进行注油润滑;
9)施工电梯运行过程中若出现故障,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专业维修人员检修,不得带病运行;
10)维修保养时,将所有控制开关扳到零位,切断主电源,并在闸箱处挂“禁止合闸”标志,必要时高专人监护;
11)施工电梯处于工作状态时,不得进行保养、维修,排除故障应在停机后进行;
12)更换零部件时,零部件必须与原部件的材质性能相同,并应符合设计与制造标准,维修主要结构所用焊条及焊缝质量,均应符全原设计要求;
13)每班运行结束后,施工电梯应停靠在底层,关闭吊笼及井架入口安全门并切断总电源,锁好闸箱。
(4)施工电梯安全防护措施:
1)井架的接高必须符合规程要求,超过规定高度后必须增设附墙件;
2)施工电梯首层应搭设长度大于3.0m的防护棚,施工电梯轿厢另三个侧面必须采取封闭措施,每层卸料平台应有防护门,两侧绑两道护身栏杆,并设挡脚板;
3)施工电梯出入口均设安全门,两侧必须有安全防护措施;
4)施工电梯必须配置电源专用箱,其他设备严禁在该箱内接驳;
5)施工电梯与最高一节井架垂直距离大于6m,必须设置超高限位装置,;
6)施工电梯安装完毕,应进行空载与重载试运行,运转正常,安全装置可靠,经验收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五、指挥机构的设置和职责
一旦发生施工电梯安全事故,公司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必须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指挥应急处理,成立现场应急领导小组。
5.1项目部成立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大型机械突发事故救援应急组织机构由项目部领导班子成员、各业务组组成。
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为了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重大事故的发生,并能在重大事故发生后有条不紊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根据本工程施工的特点、范围,对施工现场易发生重大伤害事故的部位、环节进行监控,制定本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根据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进行演练。
5.2职责
5.2.1总指挥职责
(1)总指挥是整个项目部事故处理的总负责人:负责主持全面工作,确保工程项目满足国家颁发的有关的法令、法规、规章制度的要求。
(2)授权副总指挥主持整个项目的预防、处理、上报伤亡事故工作,并积极支持配合。
(3)负责审批伤亡事故应急预案;负责预案在本项目部的有效运行及在预案运行过程中的内外协调,并改善其运行环境,确保预案的实现,消灭伤亡事故的发生。
(4)参与伤亡事故的调查与处理工作。
5.2.2副总指挥职责
(1)贯彻落实国家颁发的有关的法令、法规、规章制度以及项目部预案的运行,负直接领导责任。
(2)审批伤亡事故预防器材的采购计划,按要求购买并应满足使用;组织定期检查,并要求做好记录,要求架子队保证设备的完好,并且在伤亡事故发生时调用项目部一切物资和设备。
(3)组织项目部进行全员安全防护培训,对生产管理和技术人员、工人进行理论考核。
(4)经常深入施工现场了解伤亡事故预防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决策处理。
5.2.3组员职责
(1)项目部办公室直接负责以国家颁发的有关的法令、法规、规章制度为内容的宣传、培训工作,并进行理论的考核,以及事故发生后对外联络、车辆调配工作。
(2)项目部安全组直接负责项目部的定期模拟演练,并且负责日常具体的预案运行过程中的内外协调工作以及事故发生后的调查处理工作。
(3)项目部材料组负责保障设备、物资的调配,保证后勤物资供给。
(4)项目部生产组负责现场组织救援伤者及护送、转院等具体工作,并调动本公司人员进行现场救护。
(5)项目部组织工人参加项目部举办的培训。同时负责发生事故时立即组织抢救,防止事态扩大,保护现场,及时向上级如实汇报。负责轻伤事故、未遂事故的调查分析,参加重伤事故调查分析,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和加强对生产的恢复。
通讯联络组职责:
1)确保与外部联系畅通、内外信息反馈迅速;
2)保持通讯设施和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3)负责应急过程的记录与整理及对外联络。
技术支持组职责:
1)提出抢险抢修及避免事故扩大的临时应急方案和措施。
2)指导抢险抢修组实施应急方案和措施。
3)修补实施中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
4)绘制事故现场平面图,标明重点部位,向外部救援机构提供准确的抢险救援信息资料。
安全组职责:
1)保护受害人财产;
2)设置事故现场警戒线、岗,维持工地内抢险救护的正常动作;
3)保护抢险救援通道的通畅,引导抢险救援人员及车辆的进入;
4)抢救救援结束后,封闭事故现场直到收到明确解除指令。
抢险抢修组职责:
1)实施抢险抢修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并不断加以改进。
2)寻找受害者并转移至安全地带。
3)在事故有可能扩大进行抢险抢修或救援时,高度注意避免意外伤害。
4)抢险抢修或救援结束后,直接报告最高管理者并对结果进行复查和评估。
医疗救治组:
1)在外部救援机构未到达前,对受害者进行必要的抢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伤部位受污染等)。
2)使重度受害者优先得到外部救援机构的救护。
3)协助外部救援机构转送受害者至医疗机构,并指定人员护理受害者。
后勤保障组职责:
1)保障系统内各组人员必须的防护、救护用品及生活物质的供给。
2)提供合格的抢险抢修或救援的物质及设备。
3)保护受害人财产。
4)设置事故现场警戒线、岗,维持工地内抢险救护的正常运作。
5)保持抢险救援通道的通畅,引导抢险救援人员及车辆的进入。
6)抢救救援结束后,封闭事故现场直到收到明确解除指令。
现场协调组的职能及职责
主要负责积极组织救护和现场保护,事故现场道路交通管制,保证救援顺利进行,做到消防车、救援车及其他有关车辆能畅通进出事故现场;负责对现场及周围居民进行防护指导、人员疏散及周围物资转移等工作;布置安全警戒,在人员疏散区域进行治安巡逻。
事故评估组的职能及职责
主要负责判断土方坍塌事故的变化发展趋势以及伤害情况,及时向上级指挥部汇报事故可能出现的情况,为领导正确决策提供依据:提供控制事故的技术手段。
善后处理组的职能及职责
负责及时安排好事故伤亡者及其亲属的善后事宜,周围群众和伤亡人员家属的安抚工作及其他未尽事项。
5.3应急资源
应急资源的准备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项目部应根据潜在事故的性质和后果分析,配备应急救援中所需的消防手段、救援机械和设备、交通工具、医疗设备和药品、生活保障物资。
应急物资设备主要有:
(1)抢救伤员常备药品: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绷带、无菌敷料)及各种常用小夹板、担架、止血袋、氧气袋。
(2)应急物资:
①50KW发电机一台;
②抢险工具:铁锹、撬棍、气割工具、消防器材、电工常用工具等;
③小汽车两台;
④氧气瓶、乙炔瓶、气割设备一套;
⑤备用绝缘杆5m一根;
⑥备一根φ20棕绳长30m,备一根φ12尼龙绳长30m;
⑧手电6个;
⑨应急器材:架子管、安全帽、安全带、防毒面具、应急灯、对讲机、电焊机、水泵、灭火器等。
5.4教育、训练
为全面提高应急能力,项目部应对抢险人员进行必要的抢险知识教育,制定出相应的规定,包括应急内容、计划、组织与准备、效果评估等
5.5互相协议
项医院、宾馆建立正式的互相协议,以便在事故发生后及时得到外部救援力量和资源的援助。
六、应急响应
6.1应急预案工作流程图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及施工工艺的实际情况,认真的组织了对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特制定本项目发生紧急情况或事故的应急措施,开展应急知识教育和应急演练,提高现场操作人员应急能力,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和不良环境影响。其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程序见下图:
6.2报告
接警与通知:如遇意外塔吊发生倾翻时,在现场的项目管理人员要立即向项目经理汇报险情。
项目经理立即召集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劳务队长、抢救指挥组其他成员,抢救、救护、防护组成员携带着各自的抢险工具,赶赴出事现场。
6.3行动
抢救组到达出事地点,在组长的指挥下分头进行工作。
1)报告
发生大型机械突发事故后,应急工作负责人立即电话通知大型机械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组织写明事故单位、事故时间、事故地点、对事故的简要描述传真公司工程管理处。
2)判断
首先抢救组应查明险情,确定是否还有危险源。如碰断的高、低压电线是否带电;塔吊构件、其它构件是否有继续倒塌的危险;人员伤亡情况;商定抢救方案后,向项目经理请示汇报批准,然后组织实施。
电工负责切断有危险的低压电气线路的电源。如果在夜间,接通必要的照明灯光;
3)划定警界
安全警戒组根据需要划定警戒范围,布置警戒线,安排保安人员进行警戒,并疏散在场的无关人员。坚决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控制范围,以免发生意外事故或影响抢救工作。
4)人员紧急疏散
在施工现场的人员在抢救疏散组的组织下迅速撤离事故现场。警戒范围内,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控制范围,以免再次发生意外事故或影响抢救工作,为援救工作创造条件。
5)医疗救援
根据事故现场的情况迅速确定出需要抢救的人员数量和伤势情况,确定抢救人员的方法、通路、器材、所需力量等,在排除继续倒塌或触电危险的情况下组织抢救。抢救出的伤员,医务人员要立即进行现场救护,并根据人员伤医院抢救,医院抢救的,医疗救护组人员需随车进行护理。
6)抢险救援
安全组和施工组根据事故现场情况确定事故的发展态势,采取可靠方案阻止事态的进一步发展,使事故现场处于可控状态。对倾翻变形塔吊的拆卸、修复工作应请塔吊厂家来人指导进行。
事故应急抢险完毕后,项目经理召集应急小组成员和大型机械司机进行事故调查,找出事故原因、责任人以及制订防止再次发生类似事故的整改措施。
6.4对应急预案的有效性进行评审、修订
6.4.1事故后处理工作
(1)查明事故原因及责任人。
(2)以书面形式向上级写出报告,包括发生事故时间、地点、受伤(死亡)人员姓名、性别、年龄、工种、伤害程度、受伤部位。
(3)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4)组织人员进行事故教育。
(5)向所有人员宣读事故结果,及对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遇到紧急情况,全体职工应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主动积极地投身到紧急情况的处理中去。各种设备、车辆、器材、物资等应统一调遣,各类人员必须坚决无条件服从组长或副组长的命令和安排,不得拖延、推诿、阻碍紧急情况的处理。
6.5事故现场协助
安全主管指定专人记录事故现场实况,注意保留事故部位的现场痕迹和物证。综合部音像人员进行现场照相和录像,为调查事故原因提供线索并存档音像资料。
特殊情况下,应急领导指挥小组可根据需要随时调动现场的一切力量,任何人必须无条件服从统一指挥。
6.6应急响应处置措施
6.6.1受害人员施救的过程:
(1)当发生人员轻伤时,现场人员应采取防止受伤人员大量失血、休克、昏迷等紧急救护措施,并将受伤人员带离危险地段,拨打医疗急救电话,并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
(2)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协助医务人员实施各项救护措施。
1)如果受害者处于昏迷状态但呼吸心跳未停止,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一般以口对口吹气为最佳。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托起受害者下锁,捏住受害者鼻孔,深吸一口气后,往伤员嘴里缓缓吹气,待其胸廓稍有抬起时,放松其鼻孔,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助呼气。反复并有节律地(每分钟吹16~20次)进行,直至恢复呼吸为止。
2)如受害者心跳己停止,应先进行胸外心脏按压。让受害者仰卧,头低稍后仰,急救者位于受害者一侧,面对受害者,右手掌平放在其胸骨下段,左手放在右手背上,借急救者身体重量缓缓用力,不能用力太猛,以防骨折,然后松手腕(手不离开胸骨)使胸骨复原,反复有节律地(每分钟60~80次)进行,直到心跳恢复为止。
3)以上施救过程在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结束,工作人员应配合救援人员进行救治。
6.6.2呼吸、心跳情况的判定:
(1)受害人员如意识丧失,应在10s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定伤员呼吸、心跳情况。
(2)看一看,看伤员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
(3)听一听,用耳贴近伤员的口鼻处,听有无呼气声音。
(4)试一试,测口鼻有无呼气的气流,再用两手指轻试一侧(左或右)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搏动。
(5)若看、听、试结果,既无呼吸又无颈动脉搏动,可判定呼吸心跳停止。
6.6.3判断有无意识的方法
(1)轻轻拍打伤员肩膀,高声喊叫“喂,能听见吗?”。
(2)如认识,可直接喊其姓名。
(3)无反应时,立即用手指甲掐压人中穴、合谷穴约5秒。
6.6.4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正确进行就地抢救。
(1)通畅气道。
(2)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3)胸外接压(人工循环)。
6.6.5骨折急救
(1)肢体骨折可用夹板或木棍、竹杆等将断骨上、下方关节固定,也可利用伤员身体进行固定,避免骨折部位移动,以减少疼痛,防止伤势恶化。
(2)开放性骨折,伴有大出血者应先止血,固守,并用干净布片覆盖伤口,医院救治,切勿将外露的断骨推回伤口内。
(3)疑有颈椎损伤,在使伤员平卧后,用沙士袋(或其它替代物)旋转状况两侧至颈部固定不动,以免引起截瘫。
(4)腰椎骨折应将伤员平卧在平硬木板上,并将椎躯干及二侧下肢一同进行固定预防瘫痪。搬动时应数人合作,保持平稳,不能扭曲。
6.6.6抢救过程中的再判定:
(1)按压吹气一轮后(相当于单人抢救时做了4个15:2压吹循环),应用看、听、试方法在5~7s时间内完成对伤员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复的再判定。
(2)若判定颈动脉已有搏动但无呼吸,则暂停胸外按压,而再进行2轮口对口人工呼吸,接着每5s吹气一次(即每分钟12次)。如脉搏和呼吸均未恢复,则继续坚持心肺复苏法抢救。
在抢救过程中,要每隔数分钟再判定一次,每次判定时间均不得超过5~7s。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抢救前,现场抢救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抢救。
6.7应急路线图
(1)运输伤员路线:
医院地址(地图)
(2)场内应急线路的要求:
1)双线道路宽不小于5米,单行道路不小于3米。
2)道路不得放置杂物、材料堵塞通道,保持道路通畅
3)道路应设置提示标志。
4)有夜间照明设施。
七、预防措施及应急措施
7.1预防措施
7.1.1大型机械倒塌的基本概念
在大型机械安装、拆卸、使用过程中,由于机械故障、自然灾害、设备老化、人为错误操作等因素,造成大型机械突然发生险情。
7.1.2大型机械倒塌事故预防措施
(1)加强安全教育,提高所有施工人员对大型机械存在的安全隐患的认识,通过培训,提高所有施工人员的救助及自救的基本技能;
(2)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应对工程的土方施工安全技术负责并建立相应的责任制;
(3)施工前,应逐级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并落实所有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劳动
防护用品,未经落实不得进行施工;
(4)所有机械施工人员必须经过特殊工种安全培训,并经过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5)机械设备必须具有合格的相关手续;
(6)严格机械设备超龄使用;
(7)施工作业前,认真观察作业面的情况,如有异常,一要停止施工,二要及时上报,待消除安全隐患后方可继续施工;
(8)建立定期观测制度,做好每天变化的数据统计工作;
(9)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施工,并做好验收工作;
(10)夜间施工要准备好充足的照明设备;
(11)设立逃生通道,并做显著标识;
(12)台风暴雨后,应对基础、设备机械连接、电源逐一进行检查。如发生松动、变形、损坏、漏电等不安全隐患时,应立即修复完善。有严重危险的,应立即拆除,并重新设置;
(13)所有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等不得损坏或擅自移动和拆除,如因作业需要拆除、移动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时,必须经现场施工负责人同意并采取措施后,方可拆除。事后应及时恢复。
7.2应急保障
7.2.1通信与信息
项目部建立有线、无线相结合的基础应急通信系统,并大力发展视频远程传输技术,保障通信畅通。同时,提供与应急工作相关的单位和人员的通信联系方式(有关通信联系方式以附表形式列出)。
7.2.2应急队伍
项目部成立应急抢险救灾队伍,随时做好处理突发坍塌事故的准备。做好应急队伍的业务培训和应急演练,增强项目部应急能力;加强与其它项目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应急队伍的素质。
7.2.3应急物资装备为保证应急抢险救灾及时、有效,必须建立应急救援装备保障系统,形成全方位抢险救灾装备支持和保障。
常备急救物品: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冰袋、各种消毒液及物品、一次性注射器及输液装置、急救包、担架、止血带、氧气袋及各种常用小夹板或石膏绷带等。
7.2.4应急经费
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对应急工作的日常费用进行预算,财务部审核,经项目应急救援指挥部审定后,列入年度预算;重特大事件应急处置结束后,财务部等部门对应急处置费用进行如实核销。
7.2.5预防措施
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应会同地方政府做好受灾员工和公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
八、善后处理
8.1事故得到控制后,由事故应急处理小组召开会议研究,报公司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决定后可方结束救援工作。
8.2应急处理结束后,由应急处理小组办公室对救援情况进行评估,对险情或事故的损失情况进行统计,将评估结果报应急救援指挥部,由分公司安全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相关机构和人员对事故开展调查。会同相关部门妥善做好善后工作。
九、保障措施
9.1通信保障
应急领导小组全体人员及值班人员电话必须保证全天24小时通讯畅通。
9.2物资保障
所有应急救援物品,明确应急设备类型、数量、性能和存放位置,指定专人保管和维护保养,保证应急状态下的迅速调用。
十、培训与演练
10.1培训
项目应急办公室应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应急宣传教育,提高相关方的应急意识,熟悉各类灾害下的应急救援程序及自救互救知识、相关避灾路线等,减少人员伤亡。
安全组应组织编制对各类专业应急人员、项目员工的年度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同时对应急培训进行总结,内容应包括: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师资、培训人员、培训效果、培训考核记录等。
救护组每月至少进行一次有针对性的训练,每次训练时间不少于一小时;每季至少进行一次模拟训练。
救护队员必须经过的基础培训,再经过实习,并综合考评合格后,才能成为正式救护队员。新招收的辅助救护队员必须经过的救护知识基础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才能成为正式辅助救护队员。救护队员、辅助救护队员,每年必须接受的再培训和知识更新教育。
10.2演练
项目每年必须至少组织一次救灾演习。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应针对预案内容要求,制订应急演练计划,做好演练的策划,演练结束后做好总结。总结内容应包括:演练项目和内容、参加演练的单位、部门、人员和演练的地点、起止时间、演练过程中的环境条件、演练动用设备、物资、演练效果、改进的建议、演练过程记录(文字、音像资料等)。
十一、附则
11.1奖励与责任
对在应急救援和处置行动中反应迅速、表现突出、处置果断、决策正确的单位和个人,依据相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对隐瞒、谎报、漏报、或故意延迟不报、处置不及时、处置不力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追究有关单位负责人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11.2事故分级
为有效处置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依据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等情况,由高到低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一般(Ⅳ级)四个级别。
11.2.1特别重大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Ⅰ级),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特别重大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
(1)造成30人以上死亡:
(2)造成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中毒,下同):
(3)造成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
11.2.2重大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Ⅱ级),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重大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
(1)造成10人以上(含10人)30人以下死亡;
(2)造成50人以上人以下重伤;
(3)造成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11.2.3较大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Ⅲ级),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较大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
(1)造成3人以上(含3人)10人以下死亡;
(2)造成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
(3)造成0万元以上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11.2.4一般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Ⅳ级),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一般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
(1)造成3人以下死亡:
(2)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重伤:
(3)造成万以上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11.3应急物资表
应急物资保障
急救装备:体温计、血压计、昕诊器、冰袋、各种消毒液及物品、一次性注射器及输液装置、急救包、担架、止血带、氧气袋及各种常用小夹板或石膏绷带等。
十二、记录
12.1应急处理指挥部成员联系方式
12.2外部救援应急
12.3应急演习策划方案
填表:审核:
12.4应急演习人员登记表
12.5应急演习效果评估表
12.6各类应急事故记录
记录人:审核: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