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执行任务的急救车辆一直享有道路通行的特殊权利,医院,就有较大可能挽救伤者的生命,主动给急救车辆让道,也成了大家一贯的做法,对此大家也都比较理解。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媒体栏目报道,日前在山东省青岛市区一菜市场门口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正在道路上行驶的救护车停了下来,从车上下来了三名着制服的工作人员,其中有人竟然跑到了菜市场去买菜。
而救护车停车的位置正好挡住了右转的车辆,导致后续直行的车辆不得不停车等待,而司机将救护车下来的医务人员的动作看得是清清楚楚,他们是有说有笑,完全没有一点着急的意思。
于是周边的居民对他们这种救护车占道停车不是为了接送病人,而是为了方便自己买菜,对公车私用一事进行了举报,直言他们这种做法违反职业道德,救护车作为救人的重要工具,其实数量并不多,应该严格控制用途,并且希望主管上级部门对这些人进行处罚。
买菜的医务人员发现自己的行为被曝光后,第一时间向媒体现身了说法,很委屈地说道:“毁一个人真的是太简单了,他们举报我,他们了解我们的工作性质吗?我们那天很忙,饭都吃不上,就是出车回来的途中顺路买了点菜,就这样被无限放大。”
有媒体评论员认为救护车是专用车辆,这辆车的用途就是接送病人,不能作为其他用途,每个地方都有着严格的管理办法和出车记录,不能这么随便变更用途。
而且随车的医务人员顺道买菜,看似没什么,实则就是公车私用,虽然花不了多少钱,但是在周边围观的群众心里,这些人的做法就是违法,应该主动认错道歉。而不是面对媒体的采访,仅仅说自己的委屈,不能就这样蒙混过关。
对此不少医疗行业从业人士表示,说公车私用的过分了,现在社会稍微努力点,谁还买不起代步车呢?救护车是24小时待命,听从当地指挥中心调度,不可能随便出车,更不可能专门去买菜,基本上断定是周边的群众误解了。
因为救护车的随车人员是处于待命状态,有任务来了说走就走,不论饭点与否,任务大于一切,因此不按时间点吃饭那是很正常的。更有甚者遇到重大交通事故,连轴转,根本也来不及吃饭,只能在事后买点饭吃,填一下肚子。
关于急救车辆的用途编者咨询了某医院,其市医院,根据相关工作的提供的消息显示,救护车是专用车辆,车身车牌都需要专项报备,医院以及指挥中心的形象,不能如此随意,确实有问题,应该追责。
但是随车人员确实辛苦,有些人还是外包的,出趟车司机只有5块钱的补贴,希望社会大众也要予以理解,不要如此苛刻。
据编者的了解,救护车的三线分布,一线车辆随时听从指挥中心的调度,准备出车;二线车辆是备用车辆,当天一线急救车不够用的时候,使用二线救护车。还有三线救护车辆,一般用来接送特殊转入转出院病人,主要用于常规用途,原因还是随车具备救护条件,工作压力也没那么大,一般需要预约。
编者认为随车工作人员买菜吃饭情有可原,但是仍要按规章制度处理,毕竟无规矩不成方圆,救护车就应该按照它特定的用途来使用。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平常的工作当中,对待救护车的使用不能如此随意,如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怕是最后救护车难以发挥它应有的作用,那么受苦的就是那些着急需要救治的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7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