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医疗车辆 >> 医疗车辆图片 >> 正文 >> 正文

天眼关注贵州医生,谢谢侬日夜守

来源:医疗车辆 时间:2023/6/2
北京酒渣鼻最好医院 http://pf.39.net/bdfyy/jdsb/210310/8733703.html

“谢谢侬、侬今早感觉好点伐,是我们在上海学得最快的两句话。”5月27日,贵州省援沪医疗队凯旋,医疗队员们怀着感慨的心,饱含滚烫的泪,踏上返乡征程。

医疗救治一队于4月30日整体接医院医院两个病区。人的医护团队披坚执锐、勇毅逆行,坚守24天,为实现社会面“清零”贡献贵州力量。截至5月24日,医医院累计收治患者人,出院人,转出68人。这份成绩单中,70岁以上的占74%,岁以上有2人,最大岁,危重型2例,重型17例。

进舱必考,合格后才有资格上岗

时间再次回到了年4月。

“全力做好个人防护,尽力而为,尽快投入战斗。”抵达上海后,贵州省援沪医疗队对全体队员提出要求。

贵州省援沪医疗队对全体队员提出要求。

贵州省援沪医疗队副领队兼医疗救治一队队长、医院副院长、医院医保处处长朱建国感慨地说道,医护人员所到之处必须经过院感专家实地考察评估,队员则是“进舱(院)必考”,只有通过考核才有资格上岗。

“我们在严格培训与考核合格后,采取‘老带新’的战法,第一批进入红区的是有援鄂经验或医院战斗过的队员,而后再把其他队员逐渐混编到各个班次,尤其在脱防护服的环节,我们以人盯人的形式,将风险最大的环节做到可控。”

朱建国告诉记者,医院病区以老年重症病人居多,90岁以上超过20%,长期卧床导致多数老龄患者都有压力性损伤(褥疮)。

“护理团队每日要为患者进行伤口的护理,使用气垫床,并根据受压情况使用减压敷料减轻皮肤受压情况。”回顾援沪救治历程,他感触颇深:“真的是一点一点的清除坏死组织,清洗伤口,有的患者感染比较严重,坏死组织较多,恶臭味也很大。”

进入病区。

自贵州省援沪医院,CCU护理团队每两小时为患者翻身一次,熟练的以各种软枕,保持患者翻身的有效体位,以免压力性损伤加重及新发。在他们的辛勤付出下,在院患者的压疮日益好转,降低了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

“专业知识是我们的武器。”朱建国表示,总结实战经验,更重要。返程后有两周休整时间,这是难得的学习与思考时间。身为医者,需要思考如何更好地成长,掌握新知识与技能,更好为健康贵州服务。

越是艰险越向前,不破楼兰终不还

“用一句话形容贵州省援沪医疗队的表现,您觉得是什么?”记者问。

“上联:攻坚克难,越是艰险越向前;下联:全力以赴,不破楼兰终不还,横批:幸不辱命。”贵州省援沪医疗队医疗救治一队副领队、医院发展规划管理科科长李杨坦言,一个词或者一句话都不足以形容援沪。因此,他用一副对联来表达内心真实的想法。

而贵州省援沪医疗队肯吃苦、敢担当、挑重担的作为得到了全国各级专家的肯定和赞扬,耐心、细心、热心的服务获得了患者及家属的一致肯定。

据李杨回忆,初到上海时,医疗一队就迅速成立感控工作领导小组,并专门成立消杀组,严格按照驻地感控管理规定,对通勤车辆驾驶员进行闭环管理,每天6次对接送医疗队员往返驻地的通勤车进行消杀,全程监督通勤车驾驶员穿脱防护服。

除此之外,结合奥密克戎毒株特点以及上海感染基数较大的情况,感控流程要求更严格、更详尽。需要完成驻地物表环境、队员回驻地、队员外出服及每日三餐饮食包装的消杀工作。消杀组成员坚持24小时值班,因工作性质,不断接触消杀药液,部分消杀组队员出现皮肤红斑,一套完整的消杀流程结束后,身着防护服的消杀队员汗流浃背,但是队员从不喊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疫情防控坚实的“防火墙”。

通勤师傅手写感谢信。

因为认真、踏实的作风,赢得了上海人民的点赞,“通勤师傅为此还写了感谢信。”李杨透露道。

记者获悉,为贵州省援沪医疗队服务的上海通勤车辆驾驶员张俊师傅在感谢信中写道:“感谢消杀组的老师们每天身穿密不通风的防护服,背着40多斤重的消毒桶,在充满刺鼻消毒液气味的环境中来回穿梭,每次都把车子里的每个角落消杀得非常彻底,为我们的安全保驾护航,解除了我们的后顾之忧”。

尺素传真情,片纸重千钧。

贵州省援沪医疗一队也真诚地回信:您每天穿上防护服、戴上防护面罩和护目镜,全副武装,每日和我们医务人员一起奔波在战“疫”路上。感谢您不畏风险、勇敢担当,协助我们投入抗疫战斗,感谢您热情细致、暖心周到的服务。

记者了解到,贵州省援沪医疗队收到了多封感谢信和多个感谢小视频,饱含着上海人民对贵州医疗队驰援的深情与真意。

返程前合影。

“保护好每一名患者,保护好每一名队员,是我们最大的责任和使命。也希望上海尽早恢复往日的繁华。”这是贵州医疗队的共同心声。

“贵州医生,谢谢侬!”

“谢谢侬、侬今早感觉好点伐,是我在上海学得最快的两句话。”贵州省援沪医疗一队,医院护理部主任汤晋告诉记者,因为在病区常听到,而这两句话,也成为贵州医疗队队员学得最快、说得最好的两句上海话。

医院主要是收治高龄危重症患者为主,且都有着较多的基础疾病,因而除了做好患者的各项基础护理,还需要医务人员耐心地安慰着他们焦虑的情绪。

“白天同事们忙于病区的救治工作,全副武装地重复着静脉注射、动脉采血、配药、吸痰、鼻饲、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等,还有帮助病人俯卧位通气、翻身、检查各管路是否通畅、记录患者体温,记录出入量……”汤晋说,晚上还要进行线上学习,将标准落实到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为了患者能够得到更好地救治,护理人员除要负责患者所有治疗外,还要落实生活护理,舒缓患者情绪。

一位援沪的护士值班时,看到一位老奶奶独自一人坐在病房外的走廊上,她因想念家人悄悄哭了,“我就一直听着她讲故事,那一刻,也许陪伴和倾听才是最好的治疗方式……”

一位援沪的医生说:“由于病情不能准确表达需求,只能发出简单‘啊’的夏婆婆,每一次当我们询问需求,她都会紧紧握住我们的双手,虽然戴着很厚的橡胶手套,但依然能感受到传递的信赖和温暖。”

此前,在病房7床的吴大爷(化名),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焦虑也在增加。

“第一天进入病区看到他,还开朗健谈面带笑容。然而,一天晚班查房时,同事看到吴大爷变得愁容满面。”汤晋表示,因为新冠患者必须保持睡眠足够以增强抵抗力,当时同事就上前和老人聊天。

一番交谈之后,老人透露心底话,他是因为担心治疗的药物,医保能不能报销。

“我们的队员马上给他做出详细的解释,才打消其心中的疑虑。”汤晋回忆,当晚,吴大爷在睡前说的一句话,让大家都深有感触。

他说,“生在中国,何其幸运。”

在上海期间,汤晋和同事学会了两句上海话。

同时,他们听到最多的一句上海话,就是“贵州医生,谢谢侬!”

黔沪情深,风雨同舟。

来上海前,汤晋的爱人曾叮嘱她:“你保护好自己,带好小朋友们。等你回来,我来接你。”

今天,汤晋带着23医院援沪的医疗人员凯旋。

她想对先生说:“幸不辱命。不过,接我回家就再等段日子吧,咱们服从组织安排!”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冷赛楠

编辑贺韬彭妲

编审刘丹

校检曾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9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