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医疗车辆 >> 医疗车辆选择 >> 正文 >> 正文

关于转发河北省新冠疫情消毒工作方案和消毒

来源:医疗车辆 时间:2023/5/26

为有效应对当前疫情严峻形势,指导全省各地依法科学规范开展新冠肺炎疫情消毒工作,严格落实防控措施,消灭传染源,确保防控效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GB.疫源地消毒总则》等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我省疫情防控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  总体要求

坚持“政府领导、部门协作、单位负责、全民参与”的原则,按照分级属地管理方式,压实属地、部门、单位和个人“四方责任”,统筹推进特定场所消毒工作。要针对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居住过的农村(社区)、集中隔离场所、医疗机构、转运车辆、家庭等疫情特定场所,以及中高风险地区的重要场所和重点单位,进行全方位彻底消毒,确保消毒效果,坚决防止疫情反弹,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  工作内容

新冠肺炎疫情消毒对象包括: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救治医疗机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中高风险村庄(社区)、患者居所、公共场所(宾馆、超市、客运场站等)、重点场所(养老院、福利院、学校等)、公共厕所、垃投转运站、转运车辆以及其他重点区域等。

(一)坚持“五个必须”,注重消毒实效

必须对隔离病区、病人住所进行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医院、机场、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环境物体表面增加消毒频次;3.必须对高频接触的门把手、电梯按钮等加强清洁消毒;

4.必须对垃圾、粪便和污水进行收集和无害化处理;

5.必须做好个人手卫生。

(二)  做到“七个避免”,防止过度消毒

避免对室外环境开展大规模的消毒;避免对外环境进行空气消毒;避免直接使用消毒剂对人员进行消毒;避免对水塘、水库、人工湖等环境中投加消毒剂进行消毒;避免在有人条件下对空气使用化学消毒剂消毒;避免用戊二醛对环境进行擦拭和喷雾消毒;避免使用高浓度的含氯消毒剂做预防性消毒。(三)  严格质量控制,确保消毒效果

各地要配备专门人员开展消毒效果评估,严格消毒质量控制,确保达到预定消毒效果。

所用消毒产品须合法有效,并严格遵循产品说明书使用;根据消毒对象的特点,选择可靠的消毒方法及消毒剂量,釆取必要的检测手段评价消毒效果;定点医疗机构终末消毒按WS/T-《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GB-《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和GB-《疫源地消毒总则》执行;对消毒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的预防性消毒和影响大的终末消毒,要进一步强化消毒效果评价。三、保障措施

(一)  加强组织领导。按照分级属地管理原则,新冠肺炎疫情的消毒工作由所属市、县(市、区)政府和乡镇(街道)负责统一管理,卫生健康、公安、教育、住建、交通运输、工业和信息化、农业农村、商务、民政、文化旅游、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以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社区等共同做好具体工作。

(二)  细化工作方案。各地各相关部门(单位)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可操作的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分工,逐一细化分解各类疫情特定场所的消毒责任,强化消毒队伍、物资和经费保障,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消毒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效果到位,确保全覆盖、无死角。

(三)  强化培训指导。各地要充分发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优势,强化对疫情特定场所消毒工作的人员培训、技术指导和效果评价,确保消毒工作科学、规范、有序、高效开展。在确保消毒质量和效果的前提下,各地可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由第三方服务机构承担疫情特定场所的现场消毒工作。

附件:1.农村(社区)及交通运输工具终末消毒技术方案

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消毒技术方案社区(乡村)环境预防性消毒技术方案公共场所预防性消毒技术方案家庭预防性消毒技术方案附件1

农村(社区)及交通运输工具终末消毒技术方案

当核酸检测阳性者医院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后,应对疫源地的农村(社区)中患者活动过的场所、接触过的物品进行终末消毒。

一、  应对随时排出的污染物及其污染的物品进行随时消毒处理,做到“三分开”和“六消毒”“三分开"包括病人住室、饮食、生活用具分开;

“六消毒"包括病人的分泌物或排泄物、生活用具、双手、衣服和被单、病家居室环境以及生活污水污物。

二、  消毒工作程序

(一)  按照规定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观察现场,划定污染区和清洁区;

(二)  测量估算需消毒面积、体积,计算消毒剂用量,配置消毒液;

(三)  先消毒一条通道,进入室内进行消毒前釆样,包括空气和物体表面样品;

(四)  分别采用常量喷雾器、超低容量喷雾器对室内环境物体表面和空气进行消毒;消毒顺序为先外后内,先上后下、从左到右,从污染轻到重,再边打边退出,密闭作用1小时以上;消毒重点为门、地面、家具、墙壁、污染物等;

(五)  消毒后按规定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再次进行空气和物体表面釆样;

(六)  按照防污染的原则脱每个人防护用品。

三、消毒方法

(一)  室内空气。在无人条件下,关闭门窗后使用mg/L二氧化氯、3%过氧化氢或0mg/L过氧乙酸等消毒液,按20mL/m3-30mL/m3的用量,选用超低容量喷雾器进行空气消毒。过氧化氢、二氧化氯作用时间为30分钟60分钟,过氧乙酸为1小时。消毒完毕,打开门窗彻底通风。

(二)  环境物体表面。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当先完全清除污染物再消毒。无肉眼可见污染物时,用有效氯mg/L的含氯消毒液或mg/L的二氧化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擦拭或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拭干净。

(三)  地面、墙壁。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先完全清除污染物再消毒。无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可用有效氯mg/L的含氯消毒液或mg/L的二氧化氯消毒剂擦拭或喷洒消毒。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洒一次,喷药量为mL/m2-mL/m2,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洒一次。消毒作用时间应当不少于30分钟。

(四)  衣服、被褥等纺织品。在收集时应当避免产生气溶胶,建议均按医疗废物集中处理。无肉眼可见污染物时,若需重复使用,可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30分钟;或先用有效氯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然后按常规清洗;或釆用水溶性包装袋盛装后直接投入洗衣机中,同时进行洗涤消毒30分钟,并保持mg/L的有效氯含量;贵重衣物可选用环氧乙烷方法进行消毒处理。

(五)  皮肤、粘膜。皮肤被污染物污染时,应立即清除污染物,再用一次性吸水材料沾取0.5%碘优或过氧化氢消毒剂擦拭消毒3分钟以上,使用清水清洗干净;粘膜应当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或0.05%碘伏冲洗消毒。

(六)  餐(饮)具。使用有效氯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

(七)  污染物(患者血液、分泌物和呕吐物)。少量污染物可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如纱布、抹布等)沾取有效氯0mg/L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能达到高水平消毒的消毒湿巾/干巾)小心移除。大量污染物应当使用含吸水成分的消毒粉或漂白粉完全覆盖,或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完全覆盖后用足量的有效氯0mg/L0mg/L的含氯消毒液浇在吸水材料上,作用30分钟以上(或能达到高水平消毒的消毒干巾),小心清除干净。清除过程中避免接触污染物,清理的污染物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患者的分泌物、呕吐物等应有专门容器收集,用有效氯mg/L的含氯消毒剂,按物、药比例1:2浸泡消毒2小时。清除污染物后,应当对污染的环境物体表面进行消毒。盛放污染物的容器可用有效氯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30分钟,然后清洗干净。

(八)  粪便和污水。具有独立化粪池时,在进入市政排水管网前需进行消毒处理,定期投加含氯消毒剂,池内投加含氯消毒剂(初次投加,有效氯40mg/L以上),并确保消毒1.5小时后,总余氯量达10mg/L。消毒后污水应当符合《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无独立化粪池时,使用专门容器收集排泄物,消毒处理后排放。稀薄粪便:每升粪便加25g漂白粉,搅匀放置2小时或每升粪便加入1L的浓度为20g/L有效氯消毒剂溶液,混匀后,作用2小时。成型粪便:每公斤粪便加入2L的浓度为50g/L有效氯消毒剂溶液,混匀后,作用2小时,或集中无害化处理。

(九)患者生活垃圾。患者生活垃圾按医疗废物处理。处置应当遵循《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要求,规范使用双层黄色医疗废物收集袋封装后按照常规处置流程进行处置。

(十)交通运输和转运工具。应当先进行污染情况评估,汽车等交通工具有可见污染物时,应当先使用一次性吸水材料沾取有效氯0mg/L-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能达到高水平消毒的消毒湿巾/干巾)完全清除污染物,再用有效氯mg/L的含氯消毒液或mg/L的二氧化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拭干净。织物、坐垫、枕头和床单等建议按医疗废物集中处理。

四、个人防护

(一)防护用品穿戴要求

1.消毒人员。消毒人员釆取二级防护,穿戴KN95/N95颗粒物防护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防护服、长袖橡胶手套、长筒胶靴、护目镜。

2.评价人员。评价人员釆取二级防护,穿戴KN95/N95颗粒物防护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防护服、一次性手套(双层)、鞋套、护目镜。

(二)手卫生

相关工作人员应加强手卫生措施,按七步洗手法勤洗手,每次用流动水洗手不少于15秒。必要时可选用含醇速干手消毒剂或醇类复配速干手消毒剂,或直接用75%乙醇进行擦拭消毒;醇类过敏者,可选用季铉盐类等有效的非醇类手消毒剂;特殊条件下,也可使用3%过氧化氢消毒剂、0.5%碘优等擦拭双手。

五、消毒工作评价

(一)  消毒过程评价

评价内容(1)  消毒对象:名称、清洁程度、处置面积或体积;

(2)  消毒剂:名称、有效成分含量、产品有效期、配置比例;

(3)  消毒作用:消毒因子、作用浓度或强度、作用时间/min、消毒方式、消毒频率、使用量。

2.评价方式

由专业人员在现场对消毒过程进行实时评价。

(二)  消毒效果评价

抽样。以村或小区为单位,按病家10%的比例抽样,至少5家,不满5家的全部釆样。评估采样方法。在消毒前后各选取病家的地面、墙壁、门把手、桌面、餐(饮)具、息者衣物或床单等5件物体表面样本(消毒前后样本必须保持一致);同时,还须采取消毒前后空气样本(病家面积不超过30m3的,设内、中、外对角线3点,内外点应距墙壁1米处;超过30m3的,设四角和中央5点,四角的布点位置应距墙壁1米处;采样高度为距地面0.81.5米处)。效果评价。釆样样本应在P2十实验室内进行实验检测。检验合格标准要求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后,自然菌消亡率均不低于90%。自然菌消亡率按下列公式计算:自然菌消亡率二(消毒前细菌总数一消毒后细菌总数)/消毒前细菌总数X%六、有关要求

(一)  准确把握消毒药品浓度,严格消毒程序,规范开展工作。

(二)  开展消毒效果釆样时注意规范操作,严格按生物安全要求做好样品及有关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置。

(三)  按规范做好个人防护。

附件2

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消毒技术方案

一、隔离点个人防护要求

(一)  集中观察点管理人员应当穿戴一次性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工作服、一次性手套,与被隔离对象保持1米以上距离。如转运病人或因其他工作需要与被隔离对象近距离接触时,应当佩戴N95口罩。

(二)  流行病学调查人员对密切接触者调查时,穿戴一次性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工作服、一次性手套,与被调查对象保持1米以上距离。对疑似、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调查时,建议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防护服、KN95/N95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防护面屏或护目镜、工作鞋或胶靴、防水靴套等。

(三)  标本釆集人员。建议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双层手套、防护服、KN95/N95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防护面屏、护目镜、工作鞋或胶靴、防水靴套。必要时,可加穿防水围裙或防水隔离衣。

(四)  保洁或消毒人员在配制消毒液时,应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和长袖加厚橡胶手套、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等。

(五)所有工作人员工作后注意洗手和消毒。

二、隔离点消毒工作要求

(一)  医护人员在进行体温测量、医学巡查、消毒、递送物品时要按照二级防护标准,严格个人防护,戴N95口罩、帽子、鞋套,穿工作服、隔离衣等。

(二)  隔离房间每天在关闭门窗、无人、密闭条件下,用0.2%过氧乙酸或二氧化氯含量为mg/L的二氧化氯溶液,按10ml/m3用量进行气溶胶喷雾消毒,密闭作用60分钟后开窗通风。

(三)  每个房间在卫生间和生活区各放置一个垃圾桶,要求隔离对象在桶内均套上医疗废物包装袋,每次清理垃圾时要求将医疗废物包装袋袋口扎紧封口,置于房间门口,由工作人员统一清理。

(四)  工作人员在清理废弃物时,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穿一次性隔离衣,戴一次性手套等防护用品。发现医疗废弃物包装袋封闭不严或有破损的,用预先配制的mg/L含氯消毒液喷洒于封口处或破损处,再外加一层医疗废物包装袋套装封口。

(五)  一次性防护用品按医疗废弃物处理。每次脱下消毒后放入医疗垃圾专用袋扎紧袋口,置于医疗废弃物垃圾桶。工作人员收集完毕后做好个人清洁,并用含酒精速干洗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六)  拖布和抹布等卫生用具应当按房间分区专用,使用后以mg/L含氯消毒液进行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冲净,晾干存放。

(七)  物品、家具表面等可能被污染的表面每天消毒2次,受唾液、痰液等污染随时消毒。消毒时用有效氯为mg/Lmg/L含氯消毒液、75%酒精或其他可用于表面消毒的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净。

(八)  地面和可能被污染的墙壁等表面用lOOOmg/L氯消毒液擦试或喷洒消毒,消毒作用时间不少于30分钟。

(九)  防控消毒组负责隔离点日常消毒和隔离解除后的终末消毒。加强公共区域通风,做好环境清洁卫生,每日对地面、门把手和楼梯、过道、电梯按键等人员接触较多部位、公共卫生间、垃圾桶等进行消毒。

(十)加强隔离医学观察点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做好生活保障。餐具首选煮沸消毒15分钟,也可用mg/L-mg/L含氯消毒液溶液浸泡15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

(十一)严格按照标准做好隔离场所医疗废弃物的处置和粪便污水的消毒处理,有效降低疾病的传播风险。隔离场所所有垃圾均应当装入黄色医用垃圾处理袋内,按医疗垃圾要求,每日定期集中回收处理。隔离场所贮存垃圾可根据实际贮存量每23天由医疗废物处置单位用专车进行回收处置,并做好日期、数量、交接双方签名登记工作。

(十二)单人隔离使用的厕所每天消毒一次。便池及周边可用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厕所门把手、水龙头等手经常接触的部位,可用有效氯为mg/L的含氯消毒液或其他可用于表面消毒的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净。

(十三)粪便和污水。具有独立化粪池时,在进入市政排水管网前需进行消毒处理,定期投加含氯消毒剂,池内投加含氯消毒剂(初次投加,有效氯40mg/L以上),并确保消毒1.5小时后,总余氯量达10mg/LO消毒后污水应当符合《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o无独立化粪池时,使用专门容器收集排泄物,消毒处理后排放。用有效氯mg/L的含氯消毒液,按粪、药比例1:2浸泡消毒2小时;若有大量稀释排泄物,应当用含有效氯70%80%漂白粉精干粉,按粪、药比例20:1加药后充分搅匀,消毒2小时。

(十四)隔离期间隔离人员转为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在病例转出后隔离房间终末消毒参考《农村(社区)及交通运输工具终末消毒技术方案》。

附件3

农村(社区)环境预防性消毒技术方案

一、  消毒对象

农村(社区)人行便道、活动室、室外健身器材等公共设施、超市、电梯间、电梯按钮、楼道扶手、公共卫生间、垃圾收集点、排水沟、阴沟、化粪池(粪便)等场所的卫生防护,包括消毒、通风、个人防护等措施。

二、  消毒工具和消毒剂

(一)  消毒工具

常量电动喷雾器、配药桶、量杯等。

(二)  消毒剂

二氧化氯泡腾片、漂白粉、漂粉精或“84”消毒液。

(三)  消毒剂配制使用

含二氧化氯泡腾片(lg/片含有效氯8%):3片溶于1升水;84消毒液(有效氯含量5%):按消毒液:水为1:99比例稀释;漂白粉(次氯酸钙),含有效氯25%32%(按25%计),漂粉精(次氯酸钙),含有效氯80%85%(按80%计)。三、  个人防护

一级防护:帽子、医用口罩、隔离衣、工作服、乳胶手套、长简雨靴、护目镜、面屏。

四、  消毒方法

(一)  楼道和电梯等公共部位的地面、墙壁、门窗、物表:用有效氯含量为-mg/L二氧化氯消毒溶液mg/L84消毒液进行喷雾消毒,作用30分钟。

(二)  公共垃圾场所(箱、桶)。用含氯消毒-mg/L氧化氯消毒溶液或-mg/L“84”消毒液喷洒或浇洒垃圾至完全湿润。

(三)  公厕:地面、墙壁、门窗、物表消毒方法参照第一项。粪便用有效氯mg/L的含氯消毒液,按粪、药比例1:2浸泡消毒2小时;若有大量稀释排泄物,应用含有效氯70%80%漂粉精干粉,按粪、药比例20:1加药后充分搅匀,消毒2小时。

(四)  环境、物体表面消毒: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当先完全清除污染物再消毒。无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可用mg/Lmg/L二氧化氯或有效氯进行浸泡、喷洒或擦拭消毒,作用时间应不少于30分钟。

五、  消毒效果过程评估

(一)评价内容

消毒对象:名称、清洁程度、处置面积或体积;消毒剂:名称、有效成分含量、产品有效期、配置比例;消毒作用:消毒因子、作用浓度或强度、作用时间/min.消附件4

公共场所预防性消毒技术方案

—、消毒对象

本技术方案适用于新冠肺炎流行期间,正常使用的重点场所(学校、托幼机构、养老院)和宾馆、商场、影院、游泳馆、博物馆、候车(机)室、办公楼、电梯、楼道、公共卫生间、垃投收集点等人群经常聚集活动的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的卫生防护,包括消毒、通风、个人防护等措施。

二、场所卫生操作指南

(一)清洁与消毒

做好物体表面清洁消毒。应当保持环境整洁卫生,每天定期消毒,并做好清洁消毒记录。对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如电梯间按钮、扶手、门把手等),可用含有效氯mg/L-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也可釆用消毒湿巾进行擦拭。当出现人员呕吐时,应当立即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加足量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或有效的消毒干巾对呕吐物进行覆盖消毒,清除呕吐物后,再使用季铉盐类消毒剂或含氯消毒剂进行物体表面消毒处理。加强餐(饮)具的消毒,餐(饮)具去残渣、清洗后,煮沸或流通蒸汽消毒15分钟;或釆用热力消毒柜等消毒方式;或釆用有效氯含量为mg/L溶液,浸泡消毒30分钟,消毒后应将残留消毒剂冲净。保持衣服、被褥、座椅套等纺织物清洁,可定期洗涤、消毒处理。可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30分钟,或先用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然后常规清洗。卫生洁具可用有效氯含量为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或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待用。当有疑似或确诊病例出现时,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消毒处理。(二)  通风换气

场所内应当加强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首选自然通风,尽可能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也可釆用机械排风。如使用空调,应保证空调系统供风安全,保证充足的新风输入,所有排风直接排到室外。未使用空调时应关闭回风通道。

(三)  洗手设施

确保场所内洗手设施运行正常,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有条件时可配备感应式手消毒设施。

(四)  垃圾处理

加强垃圾的分类管理,及时收集并清运。加强垃圾桶等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可定期对其进行消毒处理。可用含有效氯mg/L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也可采用消毒湿巾进行擦拭。

(五)  设立应急区域

在公共场所设立应急区域,当出现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及时到该区域进行暂时隔离,再按照其他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处理。

(六)健康宣教

在场所内显著区域,釆用视频滚动播放或张贴宣传画等方式开展防控健康宣教。

三、个人防护指南

(一)  工作人员防护

注意个人防护。在人群较为密集的公共场所,建议工作人员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其他更高级别的口罩)。建议穿工作服并保持清洁,定期洗涤、消毒。可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30分钟,或先用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然后常规清洗。当有疑似或确诊病例出现时,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个人防护。注意手卫生。应当加强手卫生措施,工作人员随时进行手卫生。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用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注意身体状况。在岗期间注意身体状况,当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要医院就医,尽量避免乘坐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医院内应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其他更高级别的口罩)。(二)  流动人员防护

减少聚集。新冠肺炎流行期间,避免到人群聚集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场所,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如果外出应做好个人防护和手卫生。在人口较为密集的公共场所,建议佩戴医用口罩。勤洗手。尽量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从公共场所返回、咳嗽手捂之后、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香皂在流动水下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减少与他人接触,以点头礼取代握手,条件允许时,尽量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来访人员管理。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办公楼等场所应当加强对来访人员健康监测和登记等工作。附件5

家庭预防性消毒技术方案

一、  消毒原则

(一)  没有出现病人或无症状感染者的场所,通常以清洁卫生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当面临传染病威胁或者人群密集性活动酎才有必要进行消毒。

(二)  外环境原则上不需要消毒,不应对室外空气进行消毒,对于很少用手触及的场所,如地面、绿植、墙面、宣传栏等,没有明确受到呕吐物、分泌物、排泄物污染时,不需要消毒。室外健身器材、公共座椅等人群使用较为频繁的物品,可增加清洁频次,如有明确污染时,进行表面消毒。

(三)  社区、单位不需要对进入的人员、汽车、自行车及其携带的物品等进行消毒。

(四)  通常情况下,室内下水管道不需要定期消毒。

(五)  消毒剂对物品有腐蚀作用,特别是对金属腐蚀性很强,对人体也有刺激,残留消毒剂对环境造成污染,对物品造成损毁,要适度消毒。

二、  消毒剂的选择

表面消毒可选择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75%酒精;手消毒可选择含酒精的速干手消毒剂,皮肤消毒可选择0.5%的碘优。也可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消毒剂使用指南的通知》(国卫办监督函〔)号)中《消毒剂使用指南》的要求,选择其他有效的消毒剂。

三、消毒方法

(一)  室内空气

开窗通风为主,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至少30分钟,注意人员保暖。

(二)  手、皮肤

以洗手为主,在接触可疑污染环境后可以使用含酒精速干手消毒剂擦拭消毒,皮肤在可能接触可疑污染物后建议选择0.5%的碘优。

(三)  地面和可能被污染的墙壁等表面

可用-mg/L的含氯消毒液(例如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配制成浓度为mg/L的含氯消毒液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49份水)擦拭或喷洒消毒,消毒顺序由外向内,消毒作用时间不少于30分钟。

(四)  食饮具

首选煮沸消毒15分钟,也可用mg/L含氯消毒液浸泡15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例如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配制成浓度为mg/L的含氯消毒液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份水)

(五)  物体表面

经常触碰的物体表面等可用mg/L的含氯消毒液(例如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配制成浓度为mg/L的含氯消毒液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99份水)、75%酒精或其他可用于表面消毒的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拭干净。

(六)  卫生间

卫生间的消毒应以手经常接触的表面为主,如门把手、水龙头等,可用mg/L的含氯消毒液或其他可用于表面消毒的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拭干净。

(七)  拖布和抹布等卫生用具

应专区专用,专物专用,避免交叉感染。使用后以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存放。

(八)  衣服、被褥、毛巾等纺织品

可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15分钟,或用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浸泡消毒,作用分绅后,按常规清洗。

(九)  呕吐物、排泄物及分泌物直接污染地面

污染物可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如纱布、抹布等)蘸取0mg/L0mg/L含氯消毒液(例如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配制成0mg/L含氯消毒液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4份水)小心移除。地面用mg/L含氯消毒液擦拭被污染表面及其周围可能污染的表面。处理污染物应戴手套与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处理完毕后应洗手或手消毒。

四、注意事项

(一)消毒剂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和毒性,配制和使用时应做好个人防护,防护用品包括口罩、帽子、手套和工作服等,配制消毒剂时为防止溅到眼睛,建议佩戴防护镜。同时消毒剂具有一定的腐蚀性,注意达到消毒时间后用清水擦拭,防止对消毒物品造成损坏。

(二)  含氯消毒剂对织物具有漂白作用,对织物消毒时要慎用。

(三)  用其他消毒剂进行消毒时,使用前认真阅读消毒产品说明书,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使用范围、使用方法、作用浓度、作用时间正确使用。

(四)  所使用消毒剂应在有效期内,消毒剂须现配现用。

河北省新冠肺炎疫情消毒效果评估方案

为指导各地做好新冠肺炎疫情消毒工作,确保消毒效果符合有关卫生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GB-疫源地消毒总则》等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评估方案。

一、  总体要求

坚持“认真负责、科学严谨、细致全面、万无一失”的要求,由专业人员对新冠肺炎疫情特定场所的消毒效果进行全面科学评估,确保所有特定场所消毒效果达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和《GB-疫源地消毒总则》所规定的效果评价指标,确保所有农村、社区、集中隔离场所、医院等特定场所的传染病病原体被彻底杀灭,有效阻止其传播流行,坚决防止疫情反弾。

二、  评估标准

(一)物体表面。按《GB.医院消毒卫生标准》附录A进行消毒前后物体表面的釆样,消毒后釆样液为相应中和剂。消毒效果评价一般以自然菌为指标,必要时,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用指示菌评价消毒效果,该指示菌抵抗力应等于或大于现有病原体的抵抗力。以自然菌为指标时,消毒后消毒对象上自然菌的杀灭率90%,可判为消毒合格;以指示菌为指标时,消毒后指示菌杀灭率99.9%,可判为消毒合格。

(二)  室内空气。按GB-《医院消毒卫生标准》附录A进行消毒前后空气釆样,消毒后采样平板中含相应中和剂。消毒后空气中自然菌的消亡率>90%,可判为消毒合格。

(三)  工作人员手。按GB-《医院消毒卫生标准》附录A进行消毒前后手的釆样,消毒后釆样液为相应中和剂。消毒前后手上自然菌的杀灭率>90%,可判为消毒合格。

(四)  污水消毒效果。按GB《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相关规定进行评价。

三、  工作内容

(一)  评估人员。特定场所消毒工作完成后,应当由具备检验检测资质的实验室相关人员,及时进行消毒效果评估。

(二)  评估对象。包括物品表面、衣物类、空气、污水、垃圾、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等。

(三)  评估方法。通常釆用对指示微生物进行检查的间接方法。应针对不同消毒药剂选用经中和试验证实有效的中和试剂或中和方法。进行消毒评估时,应进行消毒工作记录,详细记录标本名称、来源、数量、编号、检验指标、釆样日期、釆样者、检验结果、检验者和审核者签字等。釆样和样品处理方法见《GB—疫源地消毒总则》附录C。

(四)  评估报告。通过对评估表的分析,撰写评估报告,内容包括评估方法、评估内容、评估结论、建议等方面。

四、  保障措施

(一)建立责任体系。建立健全疫情特定场所消毒效果责任制,建立县(区、市)领导分包乡镇(街道),乡镇(街道)干部分包村(社区),村(社区)干部分包户的三级网格消毒责任分包体系,确保消毒效果达标。

(二)  强化保障和质量控制。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负责疫情特定场所消毒的经费支持和物资保障,根据消毒工作需要配足检验检测人员。要充分发挥疾控机构专业优势,加强对检测人员的技术培训、指导和质量控制。

(三)  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要全程跟进监督,把做好疫情特定场所消毒作为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知责、明责、负责、尽责,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对不作为、慢作为,甚至失职渎职造成因消毒效果不达标而导致疫情反弹的,坚决依法依规严肃追究责任。

附件1

农村(社区)终末消毒效果评估方案

为评估农村(社区)确诊及无症状感染者转移后住所的终末消毒效果是否符合有关卫生要求,在其住所开展消毒效果现场评估。

一、  终末消毒过程评价

(一)  评价内容

消毒对象:住室空气、地面、墙壁、桌、椅等家具台面,门把手,患者餐饮具、衣服、被褥等生活用品,玩具,卫生间包括厕所等。消毒方法:消毒剂名称、有效成分及含量、配置比例、使用何种消毒器械等。消毒作用:消毒因子、作用浓度或强度、作用时间、消毒方式、使用量等。(二)  评价方式

由专业人员按附表在现场对消毒过程进行实时评价。

二、  终末消毒效果评价

(一)  抽样。以村为单位,按病家10%的比例抽样,至少5家。

(二)  评价方式。由专业人员按附表在现场对消毒过程进行实时评价。

(三)  采样方法。在消毒前后各选取病家的地面、墙壁、门把手、桌面、餐(饮)具、患者衣物或床单等5件物体表面样本(消毒前后样本必须保持一致);同时,还须釆取消毒前后空气样本(病家面

积不超过30nP的,设内、中、0外对角线3点,内外点应距墙壁1m处;超过30m2的,设四角和中央5点,四角的布点位置应距墙壁Im处;釆样高度为距地面0.8-1.5m处);

(四)效果评价。釆样样本应在P2+实验室内进行实验检测。检验合格标准要求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后,自然菌消亡率均不低于90%o自然菌消亡率按下列公式计算:

自然菌消亡率二(消毒前细菌总数-消毒后细菌总数)/消毒前细菌总数X%

附表

农村(社区)终末消毒效果评估表

基本情况

2.环境与物体表面消毒

3.个人防护

4.其它

附件2

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环境卫生和消毒现场评估方案

为评估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的消毒效果是否符合有关卫生要求,对现场的环境卫生和消毒效果进行评估。

一、  评估内容

(一)  设施和布局;

(二)  人员;

(三)  环境与物体表面消毒;

(四)  个人卫生;

(五)  污染区个人防护;

(六)  污水、垃圾与粪便处理;

(七)  通风与空调系统使用。

二、  评估方法

釆用评估表法进行评估(见附表)。

三、  评估时点

医学观察场所运行期间评估。

四、  评估报告

通过对评估表的分析,撰写评估报告。评估报告至少包括:评

估方法、评估内容、评估结论、建议等方面。

附表

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消毒效果评估表

基本情况

2.人员

3.环境与物体表面消毒

4.个人卫生

5.个人防护

6.通风与空调系统使用

7.其它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