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顾小萍)市民李女士前阵子因肝癌住院手术,由于床位紧张,手术后5天就不得不出院。家人拨打,希望能叫辆救护车送她回家,却因为属于“非急救业务”被拒。救护车“专车专用”后,老百姓的这部分需求该如何解决?记者近日了解到,经多部门协商探寻,此类业务将交由南京长客集团统一规范运作,市民不日就将在街头看到越来越多标有“非急救转运服务车”字样的车辆。非急救业务是指由医疗机构送至非医疗机构,需要特殊车辆进行转运且不需要任何医疗行为的相关业务,例如,在医院获得有效救治后仍行动不便,遵医嘱可以回家或去养老院、敬老院等机构的患者。大量非急救病人拨打挤占急救资源,是各地的突出问题。来自市急救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年该中心急救车出车12万次,其中,感冒、拉肚子、转院等“非急救”出车占比近60%。为了让急救真正救急,去年7月1日,随着《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条例》正式施行,非急救业务正式从院前急救体系中剥离。《条例》明确,救护车应当专车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动用救护车开展非院前医疗急救活动。经过多部门商讨,我市非急救转运业务最终交由南京长客集团,并专门成立了非急救转运服务公司进行统一规范运营。长相酷似街头奔跑的救护车,但并没有、红十字、警报器等救护标志,白色的车身上标有蓝色的“非急救转运服务车”等大字,还有非急救转运服务电话等。记者昨天在南京长客集团公司看到了即将亮相街头、专门用于转运非急救患者的车辆。车内不仅设有担架椅、氧气瓶等转运患者的必需装置,在车辆的左侧上方还公示了服务价格表、非急救转运服务流程及行为规范等。南京长客集团非急救转运服务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陈璐琦介绍,虽然承担的是非急救转运,但车辆所有运行都参照急救管理标准,驾驶员、担架员均在急救中心接受过专业急救培训;病患使用的所有物件都是一次性的,每位病患下车后都会进行车内消毒,以避免交叉感染。车辆除安装了3个实时监控,还有实时定位系统,可以对服务质量进行全程监督。陈璐琦说,为让消费明明白白,每辆车都有计价器。综合运营成本等各项因素,目前上报给物价局的价格为市内3公里起步价元,之后每公里6.5元,南京市外的运营则按照每公里10元进行计价收费。最终以物价局批复为准。据悉,非急救转运车先期将投放20辆,未来几年内达到辆。“现在万事俱备,就差一个号码。”陈璐琦说,考虑到市民好记,目前我市非急救转运服务电话号码拟设置成“962”,正在等待通信管理部门的批复。多部门将联合打击“黑救护车”本报讯(记者顾小萍)“因为没有形成有效供给,打击一直显得‘力不从心’。”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规范化的非急救转运服务车投用,多部门将医院附近的“黑救护车”进行整治。呼吸、脊柱等科室病人出院,因不能剧烈运动,不得不求助于带担架的救护车。过去多年,因正规救护车忙于院前急救,这让“黑救护车”有了生存土壤。陈璐琦告诉记者,他们在着手非急救转运服务公司运营前,曾进行过一番仔细的市场调研,发现活跃在南京地区的“黑救护车”有辆左右。这些“黑救护车”有的外观和正规救护车一样,挂着警示灯写着“急救”字样,有的则由商务车改装。医院附近,有严密的推销网络,除了派专人到病房去发放联系名片,医院护工、保安帮忙联系病人。“在雨花台区软件大道附近一场地,经常停放多辆挂着外地牌照但根本没有运营资格的‘黑救护车’。”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黑救护车”因缺乏有效监管,不仅漫天要价,很多车连保险都没有,病人搭上这样的车,安全和利益均得不到保障。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上海、杭州、广州等多地陆续出台措施对“黑救护车”进行打击,“接下来南京也将进行打击,彻底铲除‘黑救护车’的生存土壤。”上述业内人士说。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5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