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7月27日讯“我们接到的指令说鼓楼区凯瑟琳广场有人酒精中毒、医院,可赶到现场后怎么也找不到病人,拨打之前电话才得知,病人症状较轻,医院。”7月22日晚,南京市急救中心鼓楼分站的急救人员又一次郁闷地返回,而这已经是他们当天第10次“空跑”了。当天,该中心工作人员共接听呼救电话个,出车台次,达到历史最高;其中救护车“空跑”次,仅醉酒人员乱拨打电话就多达32次。
统计显示,南京地区院前急救的疾病中,轻微伤、肚子痛及普通感冒等占一半以上,其次是呕吐、五官科疾病及其他外伤等。救护车“空跑”的原因,多数情况下是病人或其家人中途退车、车到现场未见病人或联系不到报警人,此外还有一些错误报警、重复报警等。而有限的急救资源被挤占,很可能耽误对真正需救护患者的宝贵抢救时间。
据介绍,近年来,南京城区不断扩大,常住及外来人口不断增加,对急救站点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按照《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条例》要求,救护车活动半径3-5公里范围内至少设置1个急救站(点);人口密集地区每20万人设置1个急救站(点)。该市相关布局规划也明确,在中心城区及新城以提高急救服务覆盖、缩短急救反应时间作为首要考虑,在街镇地区保证至少每个建制镇(街)设置一个急救站(点)。
目前,南京市急救中心共有45个急救分站、71个急救点分布在各个城区,主城区仅有27个。在鼓楼区、玄武区、秦淮区和雨花台区等人口密集地,急救站点仍有缺失,一旦用车需求无法满足,市民就需要等待或者由工作人员从更远的急救站点调车。
有关人士指出,救护车数量总体偏少,急救人员严重不足,“空跑率”过高在一定程度上又加剧了急救资源紧张局面。要将资源用在最危急、最需要帮助的病人身上,“”急救体系能否及时有效地行使院前急救功能,直接关系到群众生命安全的保障。
《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条例》明确规定,对“”呼救电话谎报呼救信息、恶意呼叫、骚扰和阻碍执行院前医疗急救任务的救护车通行,情节严重的,由相关部门认定后纳入公共信用信息系统。江苏善融律师事务所周斌律师认为,当前法律法规对挤占浪费“”资源行为的约束力较弱,对于多次恶意拨打“”的人,警方应进行更严肃处理,若因这一行为导致真正需要急救者失去生命的,要追究其民事甚至刑事责任。
(仲崇山国立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