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从地处我省东大门的马场垣收费站,到海拔米的玉树巴塘机场,从偏僻的农村公路,到列车飞驰的青藏铁路,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卫生检疫站,哪里就有交通人忙碌的身影。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拉响了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警报。危难关头,面对病毒的肆虐,全省交通人化身为一个个英勇无畏的战士,第一时间奔赴“战场”,冒着风险,冲锋在前。他们风餐露宿执着坚守,守护疫情防控物资的运输通道畅通;他们无怨无悔默默奉献,确保每一位旅客防护到位,出行更加安心舒适。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坚守在一线的交通人,把一个个背影留给家人,坚守一线,众志成城,诠释着交通人守土尽责战疫情,忠诚为民保平安的信心和决心。
用心服务好每一位旅客
每天早上8时50分是西宁车站售票员交接班时间,从接班这一刻起,意味着除了吃饭和上厕所,剩下的时间,西宁车站售票窗口的每一名工作人员就要一直坐在窗口前办理售退票业务。“您好,有什么可以帮您”,冷冰冰的一句“退票”,就让陈静感觉到旅客满满的情绪……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这个春节,阻挡了不少出行或回家探亲人的脚步,部分列车的停运,也迎来了一大波退票高峰。从大年初四开始,面对很多带情绪的旅客,陈静和她的伙伴们早已做好心理准备:无论怎样,只要坐在工位上,哪怕再难听的话,再难看的脸,也要时时面带微笑,用心服务好每一位旅客。
作为西宁车站一名普通售票员,陈静勤奋吃苦,兢兢业业,从无怨言。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作为一名党员,她更没有退缩,始终坚守岗位,服务好每一位旅客。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为了坚守岗位,单亲妈妈的陈静将五岁的孩子托付给父母,为了保护孩子和家人,她每天只能用视频通话和孩子联系。
“我是一名党员,在疫情面前,有责任、有义务冲在最前面。大家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都尽着自己的绵薄之力。”陈静平淡地对记者说。
10时30分,班组长裴瑞雪给大家添水,当打开陈静的水杯时,依然还是满的。这是裴瑞雪第二次来添水,“已经快2个小时了,怎么一口水都不喝”,“还不渴”陈静回答道。为了减少上厕所的频率,尽快为旅客办理售退票业务,陈静坚持3-4个小时不喝水,一天下来除了吃一顿中午饭,就只上一次厕所。
“虽然我们不像客运人员和旅客有直接的接触,但我们每天接触的人员还是比较多。自从疫情防控开始后,孩子就只能寄放到爷爷奶奶家。”同事娄旭娜说。
女本为弱,为母则刚。像陈静一样的“战士妈妈”在售票室还有很多。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且每天要接触很多人员,为了安全,陈静主动与几位和她一样情况的女同事商量一起住到她家去,以减少感染的风险。在陈静的动员下,大家安顿好家里,开始群策群力抗疫情。彭英主动担任起上下班接送任务;马文艳负责为大家购买酒精、消毒液、口罩等防护物资;裴瑞雪担当起培训职责,给大家培训如何佩戴口罩和正确的洗手方法;娄旭娜在售票室内及时开展消毒防疫工作,为大家提供安全放心的防控保障。“现在我家已经变成了一个‘小小防疫站’啦。”陈静笑着说道。
在这个大家庭里,每天都有温暖的事情发生,每个人也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大家平安度过这个特殊时期。面对疫情,没有谁能够置身事外;生死阻击,每个人都责无旁贷。
春运路上战“疫”情
海石湾火车站是西宁车务段管辖的二等客货运站,日均发送旅客人次,是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和兰州局集团公司分界口站。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海石湾车站就成了我省铁路运输防控疫情的第一道关口。
“小许,给这位记者做好体温监测和消毒。”2月11日清晨,记者来到海石湾火车站候车大厅,在大厅门口见到了正在检查防疫工作的西宁车务段海石湾车站站长刘春旺。
蓝色的医用口罩遮盖了刘春旺大半张脸,从口罩的样子能看出,他脸上的这副口罩至少带了三天,“现在站上的防疫物资比较紧张,先得紧着车站里的工作人员用。”今年是59岁的刘春旺在车站度过的第39个春运,本想一家老小过一个团圆年,却被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
“刘站,接公司调度通知,由兰州西站始发,经停我站的D次列车发现两名发热旅客,需我站做好接车隔离准备。”2月4日15时左右,刘春旺接到了车站客运值班员孙建青的电话通知,两名旅客从南昌站乘坐火车到达兰州中转后将在海石湾车站下车。接到通知,刘春旺马上投入到了紧张的隔离准备工作中。
15时26分,列车准时到达海石湾车站一站台,接到两名发热旅客后,在防疫小分队的“护送”下,来到了车站设置的临时隔离帐篷。防疫小分队要在这里对两名发热旅客的体温进行再次测量,并对旅客相关信息进行询问登记。根据工作需要,旅客信息登记工作由车站专人负责。
“我是站长,让我来。”就在登记信息的工作人员进入帐篷之际,刘春旺一把拉住了这名工作人员,在没有其他防护措施只戴着口罩的情况下进入了隔离区。
当记者再问起刘春旺时,他说:“车站这么重要的防疫关卡,无论是工作职责,还是自己做事做人的原则,都不允许我害怕,当时就一个想法,体温正常旅客可以由车站一般工作人员进行信息登记,但是遇有体温异常旅客的时候,我们党员干部必须冲在最前面。”
从每天早晨8时点名开始,除了上班前的培训和政策的学习,对一线职工自我防疫和车站疫情突发情况的紧急处理成了早会的重点内容。从加强与属地防疫部门联防联控,积极落实联防联控措施,到配合防疫站做好旅客体温监测、信息登记、疑似病例隔离、疫情监测、排查、预警等工作,并严格落实每日疫情零报告制度……平均每天只睡4个小时的刘春旺一直未曾放松过警惕。
车站内停靠的列车上乘客寥寥无几,候车大厅内也没有往日的人声喧闹。“最近日均发送旅客只有几百人,别看人少,我们的安全压力依旧很大,丝毫不敢松懈。”
刘春旺的这第39个春运特殊又忙碌,虽然已经有半个多月没有见自己的孙女,但就像他自己说的:“分离,是为了更好的团聚。”
战“疫”一线路政蓝
“爸爸,本想过年我从上海回来好好陪陪你和妈妈……”“对不起啊,爸爸这几天回不去了,你妈妈初二就去胜利路社区值班了,疫情防控关键时期,你就在你姨家好好待着……”几句简短的话语后,赵明强就匆匆挂了电话。
这是2月2日乐都高速路政大队赵明强和女儿的一通电话。原本春节他值完班,就可以回家过年了。疫情来袭,54岁的赵明强主动请缨,驻扎G6京藏高速马场垣服务区疫情监测点,保障应急物资等运输车辆优先通行。
他深知自己要去的监测点是人员流入重要关口,保障这里的道路畅通是确保G6京藏高速马场垣到平安段安全畅通的关键。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地处青海东部门户,G6京藏高速、国道、青藏铁路、民小公路等穿境而过,是进藏入青的主要咽喉通道。守好民和前沿关口,对全省的疫情防控大局意义重大。
“你们下车怎么不戴口罩,现在是疫情非常时期,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一定要做好防护……”执勤过程中,赵明强会不厌其烦劝说司机戴口罩,并普及疫情防护相关知识。
“所有进入西宁的车辆都要进入马场垣服务区进行监测,从1月31日开始这里的车流量非常大,六个车道每天差不多要监测多辆车,出口处一旦出现乱停乱放现象,就会造成严重拥堵……”赵明强再三叮嘱。
2月2日,气温骤降,寒风凛冽,天空中飘着雪花,赵明强和同事的手早已冻僵,可他们却让路边的那一抹路政蓝更加闪耀。冻僵的双手,依然能准确做出交通指挥手势,过往车辆有序快速通行。寒冷的天气,他们只能在路边来回走动、不断向手心哈气取暖,不敢离开岗位半步,生怕一时的疏忽,影响到重要物资的及时输送。
赵明强告诉记者,在距离马场垣服务区2.5公里处的王家口高架大桥,东接兰州海石湾王家口,西连青海民和马场垣乡,由于雪天路滑桥上一旦出现拥堵等现象,车辆很容易发生侧翻,所以要第一时间进行道路疏导,保障车辆快速检测快速通行。
漆黑的冬夜里,惟有服务区和过往车辆的灯光在闪烁,轮值的路政员仍然坚守在岗位,看着眼前一辆辆车顺利通过,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疫情期间,最重要的是物资,有了医疗物资,医院就能及时救治病人,老百姓就能做好防范;有了生活物资,百姓的日常生活就有了保障,整个社会也就平安稳定了。”手脚冰凉、耳朵通红、甚至连脸上的防护口罩都冻得结冰,一线路政员却始终乐呵呵的。“我们辛苦一时没什么,重要的是物资能及时运送到最需要的地方去,这可是能救命的呢。”赵明强如是说。
“非典”战士再出征
1月25日正值农历大年初一,青海机场有限公司急救中心主任单燕菁已经一周没有回家了。虽然之前疫情尚不严重,但身为副主任的她放弃休息,主动加班,职业敏感性早早让她预感到这次疫情的危机。
晚上9时,全天只吃了一顿早饭的单燕菁,开完疫情防控日例会回到了急救中心。刚到办公室,她就开始安排防护物品采购事宜。此时,大到红外体温测试仪,小到五号电池,以及各种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的所有采购信息都要由单燕菁进行对接。几乎每次她挂断电话,不出一分钟又有新的电话打进来,单燕菁一一耐心回复,对采购物品是否需要,要多少,是否立即下单进行解答……
17年前,单燕菁刚到西宁曹家堡机场成为急救中心的一名护士没多久,就迎来了职业生涯中第一次挑战:抗击“非典”。当时,单燕菁跟急救中心的老前辈们一起,写下“决心书”“请战书”,一连三四个月不回家,扛住了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与前辈们一同冲在一线,为青海筑起一道坚强的健康防线。最终,青海成为全国少数没有发生“非典”疫情的省区之一。
抗击“非典”的经历,让单燕菁对身为一名医护工作者的光荣与责任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给她积累了抗击疫情的宝贵经验。
17年后,疫情再度来袭。此时的单燕菁,不再是当年初出茅庐的医护新人,而是一名拥有执业医师执照的医生。这一次,轮到她作为前辈,带领急救中心的年轻人一同“上战场”。1月26日中午,西宁机场指挥中心接到通知,某航班上有一名发热旅客。接到通知后,单燕菁立即带领急救中心医护人员穿戴好防护用品,拿好医疗设备,登上救护车前往该航班所在的远机位。
来到飞机下,平时和蔼可亲的单燕菁变得一脸严肃。带领同事们进入机舱,走向发热旅客的那一刻,大家并不知道面临的是什么人,更不知道自己是否会被传染,但他们没有犹豫,而是勇往直前。支撑他们的,不是套在外面的防护装备,而是装在心里的那份责任。
最终,经过细致检测,该旅客体温正常,无发热迹象,单燕菁这才松了口气。“不怕,我是‘非典’那时候过来的,怕就不干这一行了!”当有人问单燕菁给发热旅客测体温怕不怕,她坚定地回答道。
谈及“非典”和当下疫情的区别,单燕菁说:“年的时候,青海比较封闭,与内地人员往来也不多,西宁机场航班量很小,所以那时的青海没有发生‘非典’疫情。不同的是,现在航班多,人流量大,形势也更加严峻,但是我们相信,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047.html